为进一步促进来华留学生感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茶文化国际化传播,2023年4月4日,“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孟加拉、摩洛哥、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15名在校留学生来到了西湖龙井茶产地之一——杭州市西湖区梅灵南路,开启了西湖龙井“茶”文化之旅。
上午9时许,留学生们来到了此行第一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先,前研究人员罗国军向留学生介绍了茶叶研究所的基本概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茶叶科研机构,成立以来在农业农村部、浙江省和中国农科院的领导下开展科研创新,为推动我国茶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接着,师生一同参观了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茶园,了解了我国茶叶的现有种类、智慧茶园管理系统等。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第二站——梅家坞茶园,视野迅速被一片片嫩绿所包围。茶树丛中生长出的一串串嫩芽,吸收着雨露的养分,透过自然的力量,呈现出优良的品质。同学们两人一组,手持箩筐,踏进茶园,在茶树间穿梭,仔细地摘选着嫩芽。用时四十分钟的手摘采茶过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感悟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午餐过后,同学们开始学习观摩茶艺。留学生学习了西湖龙井茶的玻璃杯冲泡法,体悟到了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
传统的西湖龙井茶制作有采摘、摊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九道工序,其中在炒锅中进行的,也是对茶叶色香味形起关键作用的工序为杀青与辉锅。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留学生尝试亲自动手在高达250℃的高温炒锅中翻炒茶叶,在体验的过程中,留学生们纷纷感慨西湖龙井炒制工艺变化手法之灵活,手炒力量之关键,对茶艺老师和炒茶人的精湛手法称赞不绝,深入体悟到了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精髓。
一片小小的茶叶,凝聚着中国人的千年技艺。本次西湖龙井茶文化之旅,让国际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茶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背后,珍贵、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智慧,激发了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